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产学研界最高荣誉奖+1!

厚德笃学的 重庆师范大学 2023-09-05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表彰2022年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做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乐涛教授荣获“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据悉,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是“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下设奖项之一,是经国家科技奖励办批准设立的产学研界的最高荣誉奖,该奖项旨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方面的积极性,弘扬创新精神、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个人简介


乐涛,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重庆市食品质量与安全快速检测协同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分子致病机制、免疫学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曾发表论文100多篇,被SCI/EI收录60余篇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特等奖1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7项。


创新是基础题也是耐心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幸福,容不得半点马虎。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乐涛教授及其科研团队长期从事动物重大疫病快速监测技术和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工作,多年来坚守科研第一线,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同时他将科研与产业的实际需求和理论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深研分子探针,创新高通量精准筛选



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建立高效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已成为当前我国保障食品安全的战略需求。针对如何提高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使其检测精确度高、检测时间短且检测范围广,乐涛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给出了答案。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乐涛带领团队建立了分子探针设计、发现和获取的新策略。提出抗原分子模拟设计理念,建立了基于三维重建预测抗原抗体作用位点的新策略,有效提高了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创建了基于标志物与连接臂长度互作的半抗原结构设计技术,获得了200多种标志物的人工完全抗原,解决了人工抗原免疫原性弱的技术难题;设计并研制了180余种高亲和力和特异性抗体,实现了食品中痕量兽药的高效识别。

      此外,他们还创建了荧光纳米标记材料制备与分子探针标记的新方法。发展了一系列标记材料制备、表征、偶联等关键技术体系;建立了量子点、荧光微球、镧系元素等标记材料制备新技术,创建了分子探针标记新方法,制备了300余种标志物分子探针;率先发现了基于荧光微球可视化比率荧光分子探针的构建方法,增强了荧光探针灵敏度。

团队阐明了分子探针对靶标的识别机制。阐释了生物基质中痕量靶标分子的释放、萃取、分离与测定的分子基础,发现了探针在荧光信号转导过程研究中的生物学意义,首次构建了针对不同检测方法的探针信号放大系统,揭示了探针在复杂样品基质中对靶标识别的机制,创制了国内外稀缺的兽药残留标准品58种,创建了荧光差异分辨技术,发展了多组分免疫分析的新原理,建立了系列免疫检测新方法,与传统仪器方法相比,检测符合率达到95%以上。


科研投入实践,助力地方经济



食以安为先而“安以质为本”。从源头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也是乐涛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关注的问题。

作为重庆市首批科技特派员,乐涛被派驻彭水县开展科技扶贫,他致力于建立优质种猪、商品仔猪养殖技术规范体系,主持承担的重庆市扶贫办扶贫工程建设专项——彭水县保家镇生猪饲养基地建设,完成了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无害化等养殖技术改造,建设了一流的环保设施——湘树坪沼气站。项目建成后,实现年育优质祖代纯种种猪2000头,洋二元母猪5000头,生产优质三元商品肥猪1万头,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利润总额300万元,为当地带去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帮扶的彭水县“长富生猪养殖场”“山外山生猪养殖场”“迎峰生猪养殖场”被重庆市科委授予“重庆市农村科技创业示范基地”。乐涛还向彭水向前养殖合作社等300多个土鸡养殖大户、2000余名养殖技术人员培训推广“微生物发酵床养鸡技术”,以此替代传统养殖模式,建立了2个年出栏肉鸡10万只的发酵床养殖示范基地。

通过技术服务,乐涛团队帮助当地的养殖企业成功解决从养殖模式到产品品质、乃至加工不当导致营养价值流失等系列问题,拓展了销售市场,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乐涛表示,如何将企业提供的市场需求转化为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让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相辅相成,使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产品应用,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是他与科研团队一直不懈努力的方向。

作为重庆市科委科技平台重大专项——重庆生物医药与器械研究中心科研平台主持人,为突破血液灌流器技术的国外技术封锁,乐涛率领研发团队与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研制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血液灌流器,填补国内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实现血液灌流器的进口替代,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难题。企业依此建设中试生产线,并成功通过医疗器械GMP认证,企业年生产销售量达百万只,创造产值上亿元。


秉持科研热爱,传承科研精神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能够满足社会、满足国家的需要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乐涛教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助力人民健康生活,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将简单做到纯粹”是乐涛教授在科研路上一直秉持的信念,二十年如一日的枯燥科研生活并未消磨他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的信心和热爱。他对检测试纸的结构、工艺、材料一次次进行调整、修改、打磨,只为创造出更加高效、精准的检测产品,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仅自身在科研前线亲当矢石,传道受业也有乐涛教授辛勤耕耘的身影。他躬耕高教30载,追求卓越、全心育人,倾力生物学和食品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对学生们的事情他总是亲力亲为,将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我很自豪能够培养出这么一批优秀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祖国未来科研事业的希望。用匠心育人,用爱浇灌科研梦想,我想要尽我所能帮助到每一位热爱科研的学生。”



眼有星辰大海

心有似锦繁花

在产学研的道路上

重师将带着赤诚之心

一直向前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文案 | 崔怡雯 卢青青 彭盈银 彭进 蒋佳怡 文柳集

排版 | 李吴戈 蒋佳怡

封面 | 蒋佳怡

执行编辑 | 彭盈银 官梓娴 夏思扬(实习生)

责任编辑 | 胡帆 孙小珂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